我不是在说内容网站(ICP),而是说内容型网站,有太多的网站,其实本质上属于内容型网站。而很多本来是纯功能型网站的(比如在线RSS浏览器,比如网摘),由于功能无法直接收费,也走向了内容型网站的道路:输出内容,获取注意,出售广告。
大约是由于很多web2.0功能型网站本来就是以功能起家的缘故,到了今天,在不得不面对收入这一冷酷话题而改向广告模式之时,他们依然念念不忘技术的力量。Donews的刘韧于2005年7月以“活网站与死网站”为题写下日志:“活网站通常人很少。程序员和设计师主导;死网站一堆编辑,总编主导。”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恰恰忘记了身边的洪波,这个IT圈里最优秀的总编辑。
一个网站,当然可以视为是一种工具,但它本质上还是一种媒体。这种天然的属性,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抹杀的。既然是媒体,“用户会产生内容,内容会吸引用户,更多的用户会产生更多的内容,如此循环。”(同样出自刘韧的活网站那篇日志)这样的运营模式未免过于理想。Web2.0热潮从2005年兴起, 2006年狂热,到了今天,我们不得不坐下来重新审视:原来,本质上一切都没有变:用注意力换取广告。
在内容型网站中,编辑的力量几乎可以视为决定网站胜负的关键。我不是不相信群智的力量,但完全依靠用户,让“每个人都成为编辑”(博客中国曾经推出的网摘式服务的广告语),结果恰恰是这项服务的无疾而终。优秀的编辑们懂得,如何策划一个话题,如何吸引更多的眼球(当然不是乱改一篇文章的标题),简而言之,他们知道受众的口味。而这一点,我无论如何不相信,在今天,技术会懂得。
这是很多Geek们无条件要反对的论点。很正常,因为Geek们不是商人。无论是什么样技术所构建的商业网站,它的确是一门生意,一门网络运营者、受众、广告商三方不断博弈的生意。广告商是不愿意相信"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我的用户"的网站的。在这个讲究细分的年代,广告商更愿意看到的是:我的用户都是× ××产品的爱好者。
如何将这些受众聚合起来,这就是编辑的职责。然而,新浪的海量模式将网络编辑变成这样一个符号:copypaste的电脑民工。似乎只要略懂一些互联网技术的中专生即可胜任网络编辑的工作。而庞大的采编部也仅仅是为了海量信息的需要而存在着。敬请冷静地看一下那些部分网络从业者所认为必然消亡的传统媒体,特别是在杂志中,编辑是这样的吗?
我之所以要提到杂志的原因在于,杂志是传统线下诸媒体形式中公认的对细分市场最有把握度的一种媒体。在网络到来之前,分类广告几乎是杂志的口中食。事实上,网络对于杂志的冲击应该非常大,因为网络的互动性使得网站更容易在细分上做文章。然而,结果却不是这样的。太多的网站,变成一份有着N版的报纸。难以想象,在一大群成天只知道copypaste的新媒体民工们的手下,会做出怎样的精品网站来。
在很多网络企业中,某个编辑的离职的伤害度,远远小于某个技术人员的。即使所谓的总编辑离职了,也不如技术总监的来得让人震撼。
更有人会问我,某某网站和你的网站有何区别?我笑而不答。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天底下所有的报纸都是一样的:纸墨造就,注意力换广告。它们之间,又有何区别?
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说:“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即使是web3.0,或是4.0,我都不认为,这个理论不再适用。
大约是由于很多web2.0功能型网站本来就是以功能起家的缘故,到了今天,在不得不面对收入这一冷酷话题而改向广告模式之时,他们依然念念不忘技术的力量。Donews的刘韧于2005年7月以“活网站与死网站”为题写下日志:“活网站通常人很少。程序员和设计师主导;死网站一堆编辑,总编主导。”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他恰恰忘记了身边的洪波,这个IT圈里最优秀的总编辑。
一个网站,当然可以视为是一种工具,但它本质上还是一种媒体。这种天然的属性,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抹杀的。既然是媒体,“用户会产生内容,内容会吸引用户,更多的用户会产生更多的内容,如此循环。”(同样出自刘韧的活网站那篇日志)这样的运营模式未免过于理想。Web2.0热潮从2005年兴起, 2006年狂热,到了今天,我们不得不坐下来重新审视:原来,本质上一切都没有变:用注意力换取广告。
在内容型网站中,编辑的力量几乎可以视为决定网站胜负的关键。我不是不相信群智的力量,但完全依靠用户,让“每个人都成为编辑”(博客中国曾经推出的网摘式服务的广告语),结果恰恰是这项服务的无疾而终。优秀的编辑们懂得,如何策划一个话题,如何吸引更多的眼球(当然不是乱改一篇文章的标题),简而言之,他们知道受众的口味。而这一点,我无论如何不相信,在今天,技术会懂得。
这是很多Geek们无条件要反对的论点。很正常,因为Geek们不是商人。无论是什么样技术所构建的商业网站,它的确是一门生意,一门网络运营者、受众、广告商三方不断博弈的生意。广告商是不愿意相信"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我的用户"的网站的。在这个讲究细分的年代,广告商更愿意看到的是:我的用户都是× ××产品的爱好者。
如何将这些受众聚合起来,这就是编辑的职责。然而,新浪的海量模式将网络编辑变成这样一个符号:copypaste的电脑民工。似乎只要略懂一些互联网技术的中专生即可胜任网络编辑的工作。而庞大的采编部也仅仅是为了海量信息的需要而存在着。敬请冷静地看一下那些部分网络从业者所认为必然消亡的传统媒体,特别是在杂志中,编辑是这样的吗?
我之所以要提到杂志的原因在于,杂志是传统线下诸媒体形式中公认的对细分市场最有把握度的一种媒体。在网络到来之前,分类广告几乎是杂志的口中食。事实上,网络对于杂志的冲击应该非常大,因为网络的互动性使得网站更容易在细分上做文章。然而,结果却不是这样的。太多的网站,变成一份有着N版的报纸。难以想象,在一大群成天只知道copypaste的新媒体民工们的手下,会做出怎样的精品网站来。
在很多网络企业中,某个编辑的离职的伤害度,远远小于某个技术人员的。即使所谓的总编辑离职了,也不如技术总监的来得让人震撼。
更有人会问我,某某网站和你的网站有何区别?我笑而不答。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天底下所有的报纸都是一样的:纸墨造就,注意力换广告。它们之间,又有何区别?
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说:“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即使是web3.0,或是4.0,我都不认为,这个理论不再适用。